生物安全概述
发布日期:2017-10-16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浏览次数:534
发布日期: 2009-04-24
生物安全是指对自然生物和人工生物及其产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的防范和现实危害的控制。生物安全是生物资源、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进入21世纪,生物安全更交织成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科学、社会、伦理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国际上新的国家安全观认为,威胁国家安全的不只是外敌入侵,诸如外来物种的入侵、转基因生物的蔓延、基因食品的污染、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等生物安全问题也危及人类的未来和发展,也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生物安全技术水平已成为反映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并直接关系到未来整个生命科学技术、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及其相关产业与经济的发展。因此,近10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加大了对生物安全研究的投资力度,力争在新世纪生物安全技术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和有利地位。
为了适应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和生物技术发展本身的要求,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开始积极行动解决生物安全问题。如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来管理生物安全,有关部门拨出专门经费用于生物技术安全研究,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指南等。2000年,我国政府将生物安全列为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新领域。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农业部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三个配套规章,并于2002年3月20日起施行。2004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在转基因生物安全和外来生物入侵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为我国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