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近期在全国多点集中爆发,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的大量涌现、病毒变异引发的传染性增强、冬季寒冷病毒不易失活以及可能的新冠病毒传播途径复杂等等因素,使得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据新闻媒体报道,在进口的衬衫、西服的布料、纽扣货物中,医院的门把手、汽车的配件,实验材料等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样本,引起不小的恐慌。
大家知道,新冠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为近距离接触导致的飞沫传播。其次是特殊情况下的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通过手接触到了病毒后触摸眼、鼻、口导致的感染)。新冠病人、无症状感染者在从事工作或其他活动时,会污染到他能接触到的各种物品、动物和环境。被污染的物品、动物和环境就会传染给接触到的人。好在新冠病毒是带有囊膜的病毒,这些病毒对外界的的抵抗力并不强,紫外线、消毒剂、高温都可使病毒失去活性,也就失去了感染性。失去活性的病毒,即使污染了物体表面(也就是报道的物体表面核酸检测呈阳性),不一定就有传染性。但是,寒冷、低温环境会使新冠病毒存活较长时间,尤其是冷链运输,在某种程度上讲,却保护了新冠病毒,使其随着冷链输送到每个角落,一旦温度恢复,它们又会复苏,恢复感染性。这也是为什么在冬天寒冷气温下病毒传播不易控制、病毒随冷链运输广泛传播的道理。
了解了这些知识,我们应该以不变应万变,那就是,不管病毒如何变化、如何传播,还是摆脱不了基本传播规律,我们始终不变地坚持以下关键的几点:
1. 鉴于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系统传播,坚持佩戴口罩!坚持正确佩戴口罩!
2. 鉴于新冠病毒也可通过眼、鼻或颊黏膜感染,坚持保持手卫生!坚持勤洗手保持手卫生。
3. 鉴于密集接触是病毒最“有效”扩散方式,坚持不扎堆活动,坚持不给病毒近距离传播的机会。
4. 鉴于冬季寒冷,病毒会在各种物品中相对存活较长时间,坚持提高、保持“避免直接接触”意识,能进行物体表面消毒的一定彻底清洁消毒。
5. 鉴于疫苗应该是个体和群体防范最有效手段,不要犯“疫苗犹豫”错误,一定要坚持疫苗免疫。
(魏强 供稿,郑莹,赵宏旭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