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长类动物大脑发育的关键基因确定——GALP(甘丙肽样肽)

发布日期:2023-11-06 来源:生物探索 浏览次数:598
大脑的发育需要由神经干细胞启动一系列的精密活动,从而产生更多细分化的细胞来执行所有大脑功能。在此过程中,是什么导致了灵长类动物和小鼠大脑的差异?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大脑类器官(正在发育大脑的小型三维复制品)来追踪猕猴和人类大脑中神经干细胞产生的变化。在将这些发现与之前对小鼠大脑的研究得出的观点进行比较后,他们揭示了区分灵长类动物和小鼠发育差异的分子起源。

他们观察到的主要差异之一是猕猴和人类大脑中GALP(甘丙肽样肽)的激活增加,这种肽与能量代谢和食欲有关。该项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了解灵长类大脑如何发育以及更高的认知功能从何而来非常重要,”共同第一作者Nicola Micali说,他是耶鲁医学院神经科学Dorys McConnell Duberg教授和神经学教授Pasko Rakic实验室的副研究科学家。

研究人员表示,对人类和猴子多能干细胞产生的大脑类器官的检查表明,GALP的存在有助于刺激灵长类动物大脑中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在小鼠大脑中则没有发现这种GALP产生的活性。



猕猴端脑细胞图谱

“这一发现表明在进化过程中,GALP可能在灵长类大脑的尺寸和复杂性的增加中发挥了作用,”Micali说。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胎儿大脑发育的早期阶段检测到神经干细胞内与神经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基因。“这表明这些疾病的起源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Micali说。

这篇论文是BRAIN Initiative Cell Network以系列形式发表的21篇论文之一,BRAIN Initiative Cell Network正在建立打造一个全面的大脑细胞类型库。

该研究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耶鲁医学院神经科学、比较医学、遗传学和精神病学教授Harvey和Kate Cushing教授Nenad Sestan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Shaojie Ma。
Baidu
map